留住乡村文化底色,多措并举留住乡村人才

2022-12-04 10: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贝贝

  “我今天早上在上党课,上到十点钟才赶过来,下午一点还得去上党课。”面前戴着帽子的中年人叫史训兵,是来自陆家嘴集团的驻村指导员,2021年年初自告奋勇报名加入祝桥镇开展党建文化教育工作。他的党课每次一至一个半小时,授课对象是祝桥镇各村党员,其中最年长的“学生”九十多岁。课程内容结合百年党史教育要求,讲述百年党史中的重要历史事件;重温《共产党宣言》,感悟马克思主义的力量;重申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胜利,弘扬抗美援朝精神。

  2019年6月以来,市、区两级驻村指导员参与了驻在村党组织建设、经济发展、帮扶解困、服务群众等工作。像史训兵这样的驻村指导员,今年全市共有200名,其中浦东有20位,大部分来自市、区两级政府办事机构,少数来自国有企业。上海作为中国东部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按照“东部有条件地区要提高扶贫开发水平,探索减少相对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径”要求,推进农村综合帮扶工作,借鉴对口合作交流经验,在实施乡村战略中选派优秀干部支持上海市经济相对薄弱村发展。

  担任驻村指导员后,史训兵参与了村史馆等文化场所的规划设计,同时协助乡村振兴的其他工作。回顾陆家嘴开发的经历,史训兵认为乡村振兴与此完全不同,“一个是城镇化的建设,一个是要保留乡村原汁原味的东西,又要在产业上面达到现代化的标准。”在他眼中,乡村振兴富在产业,但在产业发展上,乡村振兴比城市化开发难得多。

  难在哪里?史训兵解释道,难在要双方面协调,城市化过程中推倒重建,建设起高楼大厦后整个产业和区域都被带动了,各个行业都发展了。但是乡村振兴要求振兴后的必须还是乡村,农民还得是农民。这必须要把农业的根基扎牢,“没有农业了,乡村振兴也变味了。”

  乡村振兴是不是简单地复制,每个村都要找到自身特点,因地制宜发展产业。除了产业,史训兵认为乡村要振兴,人才必振兴。农村培养三类人才。一是管理人才,村两委班子要强大。二是产业人才,回乡创业青年要将产业基础带入乡村,“我们要吸引他们回来为家乡做贡献,这些人可以成为村里各类产业的带头人。”三是下一代,“如果我们单纯靠出去的人在外面干好了,请他回来,这不是长久之计。”

  乡村如何留住下一代人?除了靠环境、交通、教育、医疗服务等硬件设施的完善来吸引,还得激发人们心中的乡土情怀,呼唤人才回流。祝桥镇新营村正在修缮村史馆,意图带领村民寻根,了解本村文化,探索未来发展之路。传说清光绪年间,祝桥镇新营村万家宅祖先在宅前河边种植榉树一行,因其“榉”和“举”谐音,喻义科考中举,希望子孙后代勤读好学。在史训兵看来,农耕文化是乡村文化底色,耕读传家,是乡村文化的根。

  除了寻找村史、上党课,新营村还举办村民运动会,将主题宣传蕴含在趣味性活动中,并将组织村民在村规民约上签字,承诺共同维护乡村秩序。史训兵表示,乡村文化振兴要滋润人心、德化人心、凝聚人心,引领乡村振兴从“风景美”迈向“风尚美”。新时代下,乡村文化要与时俱进,更要守住乡土,需要“阳春白雪”,更要“下里巴人”。

我来说两句 0条评论 0人参与,

推荐阅读

夯实奋进新时代的宪法根基

发布于

推动我国宪法全面贯彻实施

发布于

焦点访谈丨同心奋斗中国梦

发布于

公共交通、药店等不再查验核酸

发布于

日企忧心对华“脱钩”殃及供应链

发布于

一声声枪响 击碎美式人权幻象

发布于

各地最新防疫措施汇总

发布于

即日起取消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

发布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