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17日在福建福州举办的“服务共同富裕的金融创新”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探讨金融创新促进共同富裕的作用机制,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扩中提低、保障民生、防控风险等方面的政策路径,以及金融支持共同富裕的地方实践探索,致力于构建新时代“共富金融”理论体系,推进福建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服务共同富裕的金融创新”研讨会由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兴业银行承办,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和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为支持单位。
福建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林向东介绍,福建正在组织福州、泉州、龙岩等地开展“共富金融”的实践探索。通过此次研讨会汇聚强大合力,在推进“共富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促进“共富金融”政策体系的构建,并以此为抓手整合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创金融等金融资源,整合不同金融机构不同产品服务,让金融渗透到实体经济的“毛细血管”,配置到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共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形成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合力。
近年来,福建金融系统积极探索金融服务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和举措,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福建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局长薛鹤峰介绍,福建积极推进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改革,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着力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目前,建成福建省金服云平台,上线纾困贷、乡村振兴贷等十多项政策金融性产品,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路,已注册用户25万户,帮助4.7万家企业解决融资需求超过2000亿元。
薛鹤峰指出,将把促进共同富裕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重要着力点,聚焦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间接融资占主导地位的金融结构与新发展格局的金融需求之间的矛盾,提高金融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和价格发现功能;聚焦区域性金融改革创新,大力发展普惠、绿色、数字和养老金融,进一步降低金融交易门槛,推动企业绿色转型,拓展养老金融服务的对象;聚焦现代金融治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金融在规范财富积累上的作用,稳妥有序推动金融开放创新,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福建特色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服务共同富裕之路。
兴业银行董事长吕家进表示,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迫切需要推进共同富裕,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国民经济的血脉,服务共同富裕是当仁不让的重大责任,也是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展金融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同时服务好做大蛋糕和分好蛋糕,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加公平的惠及全体人民。当前,金融机构服务共同富裕的金融创新要着力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促进大企业和小企业和谐共生,促进城市和乡村协调发展,促进年轻人和老年人代际平衡。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认为,金融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元素,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不仅仅要完成实体经济对融资的需求,还要满足社会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更要着力于金融市场化、金融科技水平和金融科技水平等三方面的改革。
福建省委党校产业与企业发展研究院院长陈明森教授指出,促进头部金融、“傍大款”金融向“共富金融”转变很有必要。数字金融是“共富金融”的技术支撑,没有数字金融的支撑很难做到“共富金融”。数字金融有利打破金融机构时空限制和网点限制,提升金融服务的普惠性和可得性。有利缓解金融机构和小众客户信息不对称,降低金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征信成本,有效降低银行的坏账率。有利于金融产品的创新,为小众客户提供量身定制个性化、便利化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